代码 | 名称 | 当前价 | 涨跌幅 | 最高价 | 最低价 | 成交量(万) |
---|
固态电池产业利好频传 。9月以来 ,珠海冠宇、亿纬锂能 、先导智能、国轩高科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固态电池领域的进展。作为具备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前沿技术,固态电池长期以来被视为解决新能源汽车起火问题,缓解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续航压力的重要途径。
行业人士表示 ,当前固态电池行业正处于从实验室验证向产业化过渡的关键阶段 。政策、资金多方助力,推动产业落地加速。但目前,固态电池的环境要求仍较为苛刻 ,想在日常场景中应用仍有难度,量产还需时日。
多家企业披露重要进展
9月8日,珠海冠宇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提到 ,公司半固态电池已开始量产出货,公司正积极与客户对接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以推动其未来量产与商业化应用 。
近日,国轩高科在投资者电话交流会上提到 ,公司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已正式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已达90%。同时 ,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已经启动。
亿纬锂能也宣布“龙泉二号 ”10Ah全固态电池下线,该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主要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高端装备应用领域 。同日 ,公司还宣布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基地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
先导智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固态电池领域 ,公司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整线产品可柔性适配聚合物、氧化物 、硫化物等多种电解质材料体系,实现了从全固态电极制备、全固态电解质膜制备到裸电芯组装、致密化设备等全固态电池制造关键设备的覆盖 ,并在核心环节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已与多家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达成设备合作。
材料方面,针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对硫化锂的需求,天齐锂业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宣布 ,公司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实质落地并动工。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硫化锂制备新技术 、新设备,具有低风险、快速量产的能力 。该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循环提纯技术,硫化锂纯度达99.9% ,杂质含量降低90%,能将生产成本降至行业平均水平的60%。
当升科技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固态锂电材料持续放量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实现吨级出货,相关产品成功应用在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以及人形机器人领域。固态电解质方面,公司已完成氧化物电解质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建设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小试线建设 。
瞄准硫化物全固态路线
市场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追求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而不断提升 ,叠加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产业的发展,固态电池以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优势,成为行业大势所趋。
根据我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应达到350Wh/kg。
国泰海通证券分析师表示,这一数据已接近传统液态锂电池理论能量密度上限,研发和应用具备更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作为传统锂电池的替代品成为必然趋势 。
目前固态电池行业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短期内,氧化物半固态路线已相对成熟 ,和现有电池体系设备兼容度较高,已产业化落地,短期内有望放量。
8月底 ,上汽发布的名爵MG4半固态安芯版售价9.98万元起,将半固态电池的配置拉入10万元级价格区间 。
但由于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存在离子电导率较低的缺陷,众多企业选择布局潜力更大的硫化物全固态路线。行业人士表示 ,目前全固态电池对使用环境要求仍较为苛刻,想在日常场景中应用仍有难度,量产还需时日。
整车厂商中 ,一汽集团 、吉利汽车、广汽集团、比亚迪等均在推进硫化物全固态路线电池的研发生产,宝马 、奔驰等车企已开启全固态电池路测 。
从最新披露的半年报看,产业链相关企业在上半年投入了更多精力进行固态电池研发 ,研发支出显著提升。国轩高科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3.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34%;贝特瑞上半年研发支出4.01亿元,同比增长27.30%;当升科技上半年研发支出2.23亿元,同比增长9.92%。
行业普遍认为 ,当前固态电池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量产验证的关键阶段,预计行业在2025年底进行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年-2027年进行广泛装车试验。此外 ,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打开了固态电池市场空间,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
配套攻坚正当时
政策支持及相关配套设备的完善也在助力固态电池发展。
2025年4月,工信部发布的《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 ,推动制定及发布固态电池等标准子体系;加快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在役检测 、动力电池标识标签等标准研制,不断优化动力电池性能要求。
近期,工信部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也提到 ,提升协同攻关效率,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 。
在技术突破外,固态电池想要实现产品大规模放量 ,配套专用设备成为决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需先行投入使用。由于电池的生产材料发生变化,与之对应的生产工艺需要进行定制配套,电极、电解质、封装及加压 、烧结等工艺流程均需调整。
东吴证券提到 ,能实现固态电池致密化的等静压设备对结构、材料和精度要求极高,目前产品还存在安全性低、产能小等瓶颈,限制了固态电池规模化生产 。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表示 ,全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前段涉及辊压机 、干法一体机等设备;中段侧重全自动叠片机;后段涉及到高压化成设备。随着各大企业陆续进入中试阶段,新型设备有望加速放量。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最安全的股票配资网站:配资炒股app最新版本-中信建投:固态电池产业化拐点已至 把握设备行业投资机会
西安配资哪家好:网上配资平台-超级赛道突传大消息!产业化进程加速 固态电池概念股逆势走强
炒股配资平台知识:十大实盘配资排行-诺德股份七连板 固态电池产业化曙光已至?
投资查询工具:网上配资平台开户炒股-比“黄金平替”涨幅还猛!AI时代最牛贵金属“明星”:钌
炒股配资网站拾必选配资:今日配资-产业链龙头加速布局 固态电池行业投资机遇凸显
股票配资开户费用:在线股票炒股配资门户-多股涨停!消费赛道全线爆发!固态电池概念崛起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