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搜正规合法平台杠杆炒股:配资知名炒股配资门户-亚欧航线迎来涨价潮 船司“先手加价”欲在旺季扭转低迷市场

摘要:   亚欧航线在11月迎来一轮涨价潮,多个国际航运巨头在官网上发布了涨价公告。  根据达飞海运集团(CMACGM)、赫伯罗特航运公司(Hapag-Lloyd)、...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亚欧航线在11月迎来一轮涨价潮 ,多个国际航运巨头在官网上发布了涨价公告 。

  根据达飞海运集团(CMA CGM) 、赫伯罗特航运公司(Hapag-Lloyd) 、地中海航运公司(MSC)等公司最新发布的通知 ,多条重要亚欧航线将自2025年11月15日起上调基础运价(FAK) 。

  FAK 是航运公司的统一基础运价,相当于集装箱运输的“起步价”。一旦上调,则代表船司整体报价体系正被推高。

  其中赫伯罗特的FAK费率涨幅相对较高 ,亚洲至地中海航线20'GP费率达2450美元, 40'GP费率达3500美元,两者均较10月环比上升40% 。

  与之呼应 ,达飞海运亚洲至地中海航线20'GP费率上涨了350美元,环比上升15.2%,40'GP上涨700美元 ,环比上升24.1%,整体平均涨幅达19.7%。地中海航运的20'GP的费率上涨480美元,40'GP费率上涨800美元 ,整体平均涨幅超36.4%。

  10月VS11月三大船司FAK费率对比图制图:陈怡轩

  过去几个月,东南亚地区的海运费率先有异动,原因是中美关税及供应链相关的转向影响 ,使船司实施“中国+X ”航线战略 ,推高了东南亚始发航线的运价 。海运与运费率分析机构Xeneta首席分析师桑德指出,关税引发的全球贸易格局转变正体现在海运费率上。

  某航运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亚欧航线相较美线而言 ,运营较稳定,第四季度运价抬升是每年都会发生的情况,承运商通过更高FAK费率推高即期运价 ,目的是在新年度合同谈判季开启前提升运价水平,提前锁定第二年盈利。

  与历年情况不同的是,今年多家国际航运公司的提价公告较以往提前了2-3周 ,且节奏密集 。去年个别船司亦曾出现4500-5000美元/40'GP的高位报价,但实际成交有限。对比之下,今年参与提价的船司数量更多、涨幅更温和。

  从国内市场连锁表现来看 ,欧洲航线客户落地单价确有上涨现象 。

  “圣诞节与黑五都在第四季度,是欧洲方面的货运需求旺季。 ”一位国际货代销售人员向界面记者表示:“此外,国内太阳能光伏及电动汽车的出海需求正在增长。接到此类货物的船东 ,在起运港不缺货 ,也会推动市场需求而涨价 。承运船司对后续的运营可能会有乐观预估 。”他说。

  在汽车出口中,新能源车型增长尤为强劲。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约15万辆,同比增长约49.6%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 ,截至9月,中国汽车出口达到65.2万辆,同比增长约21%。

  值得注意的是 ,基础运价(FAK)的抬升,不代表市场即时成交价(Spot)一定会随之上升。FAK 是船司自己定的标价,而Spot 则体现市场上真实的成交价 ,后者的变化需要参考WCI指数 。

  目前,世界集装箱运价指数(WCI)仍显疲弱,亚欧航线FAK费率与实际落地的即期市场(Spot)费率仍存在不确定性。据德鲁(Drewry)最新公布的WCI数据 ,本周全球WCI下跌5%,至每40'GP1859美元,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约45.96%。疫情后大量新船投入、空箱回程改善 ,使得舱位利用率提升 ,造成单位运价下降压力 。

  上海至欧美航线WCI指数趋势图图片来源:Drewry

  从具体数据表现来看,上海至欧洲航线的WCI指数趋势与上海至美国航线相反。截止11月13日,上海至热那亚航线现货价上涨4%至每40'GP2193美元 ,上海至鹿特丹航线上涨3%至每40'GP2028美元。

  上海至美国的航线现货价并未随着301政策的暂停而回升 。上海至纽约航线现货价下跌15.2%至每40'GP3254美元,至洛杉矶航线现货价下跌12.05%至每40'GP2328美元。

  永利东方供应链管理集团某销售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对于中美航线 ,虽然当前301政策暂停,但业内大多持观望态度,短期内预计较难大规模复苏。他还表示 ,11月初欧美航线均有FAK拉升,但部分航线马上回落,原因还是货量不足 。

  业内人士普遍指出 ,目前高位 FAK 率与低迷的即期指数并存,船司试图“预先锁价+运力控制”策略的成效仍待后续检验 。

  “受第四季度旺季推动,加之近期红海危机和中东局势有所缓解 ,亚欧航线可能会迎来一些回升 ,短期内是看好的,但长期局势依旧需要观望。整体来看,今年的市场环境不如去年。 ”一位不愿具名的综合物流人士告诉界面记者 。

  前三季度 ,国际船司业绩下滑明显。根据各司11月新披露的三季报,赫伯罗特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0%至8.46亿欧元(约合9.89亿美元),并下调全年盈利预期上限。同时 ,赫伯罗特将全年息税前利润(EBIT)预期收缩至5亿至10亿欧元区间 。

  多位华尔街分析师在财报发布后对赫伯罗特的股价进行预期下调,目前平均 12月目标价约为106.33欧元,预测降幅3.34%。

  图片来源:TipRanks金融数据平台

  达飞海运的业绩损失更为惨重。据公开数据 ,第三季度净利润大幅降至7.49亿美元,同比减少72.6% 。公司指出,尽管海运板块运输量小幅增长至 617 万 TEU ,同比上升2.3%,但平均运价仍显著走低,海运部门收入降至 89.64 亿美元 ,同比减少17.4%。

  图片来源:The Loadstar

  达飞海运还指出 ,继二季度中美贸易摩擦之后,业绩已有环比改善,但红海及亚丁湾局势引发的运营中断 ,将持续为亚欧航线带来诸多挑战。

  “涨价只是船公司策略,上涨一下看看市场反应 。”永利东方供应链管理集团某销售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但是这个套路大家都懂了,不是特别急的货都会等一等 ,一般来说,运价不久后就会马上回落。欧洲现在经济 、民众购买力不佳,加之地缘政治问题 ,货量恢复比较难。”

  另一方面,新船交付潮亦引发了“供给过剩 ”局面 。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2025年海运运输审查报告》来看,2024年全球新船订造量大增 50% 以上 ,2024 年末集装箱船订单簿曾达到约 8.3 百万TEU历史高点 。这意味着去年的“造船潮”为今年供给加速奠定了基础,但交付周期存在滞后,供给压力在2025年实际显现。

  “可以透露的是 ,现在货不多 ,运力也足够。只有供给小于需求的时候,即时运价才会跟涨 。”另一位国际货代销售告诉界面记者。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